一块橡皮大小的u盘,躺在比书本还大的精美包装盒内,通过一小块塑料纸透明“视窗”露个脸;一份炒货礼盒只有瓜子、开心果、松仁等六小件,大号瓦楞纸盒内大半空间是“搭载”的充填物;一盒50克的西洋参,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物重量占了“半壁江山”……今年春节,过度包装的礼品依然在市场上流行。送礼“重”在送包装,收礼附带收“垃圾”,这成了不少百姓节日一大尴尬。在众多反对声中,这一包装“豪华秀”为何难以叫停?
“重灾区”不断外延
上海包装协会秘书长庄英杰告诉记者,十多年前不少国内产品“赤膊上阵”打入市场,因较少包装而缺乏竞争力。但近年来,打着与“国际接轨”的旗号,国内许多产品开始过度包装,特别是保健品、化妆品,是过度包装的传统“重灾区”。尽管许多专家和百姓都反对包装“厚衣”,但过度包装风依然劲吹,如今不少茶叶、电子产品也成了“重灾区”。特别是现在的品牌茶叶,都不大愿以纸袋、塑料袋包装上市,大盒套锡罐、锡罐藏小袋的豪华装模式屡见不鲜。
目前,国内许多行业产品包装呈“跷脚”状态,多的是厚、贵、重的包装,而包装创意和新技术却十分匮乏。一些洋酒进入中国市场,少不了重新置备“行头”。有的甚至将洋酒包装做成皮箱,“混搭”进皮带、皮夹、酒杯,让人乍一看还很难猜出到底想卖什么。其实,主动推广一些先进技术,就可为过度包装“减负”。上海新菲尔生物制药工程技术公司研发出包衣预混技术后,去年就为各类药品提供300吨各色包衣,既为药品穿上安全外衣,还减少了药品包装成本。但有的企业就想通过豪华包装来抬高身价,就不大会采用廉价简装术。
以“行规”取代自律
都说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,我国每年产生的2亿吨生活垃圾中,就有4000万吨是包装物的“遗体”,但过度包装为何至今难以收敛?关键是摒弃过度包装,目前还仅靠企业自律,这比“行规”的约束性差远了。去年秋天,上海月饼包装之所以能成功“瘦身”,关键在于五大行业协会从前年起联合制定“行规”,要求月饼包装材料适宜,成本合理,并不准洋酒、高档茶叶、象牙筷等“寄生”月饼盒中。对过度包装的月饼生产企业,将上“黑榜”示众。
从企业自律到“行规”约束,目前看来是限制过度包装一个有效办法。但到底什么是合理包装什么是过度包装,大多数消费者心里还没谱。上海绿色包装委员会透露,今后将由协会来为绿色包装定下“门槛”,并披露一些过度包装典型案例,改变由企业“自封”绿色包装的混乱局面,当前已开始在食品、医药、日化、家电、运输类包装中遴选。当然,消费者也应擦亮眼睛不要迷信产品花里胡哨的包装,生产企业自然会缺少以豪华装为卖点的动力。 (记者 秦武平)
转载自:新民晚报